红豆米

-微信公众号导航

排名推广 微信资讯 提交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微信文章 » 正文

国内科学家研究扫描人群压力的微型探头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8-14  作者:admin  浏览次数:138
核心提示:中国科学家目前正在研发一种能够在人群中探测到高度紧张的个体的微型摄像机,为执法人员提供一种预先识别“潜在的自杀性袭击者”

国内科学家研究扫描人群压力的微型探头

中国科学家目前正在研发一种能够在人群中探测到高度紧张的个体的微型摄像机,为执法人员提供一种预先识别“潜在的自杀性袭击者”的工具。

但是因为涉及到公民的隐私权,且这项技术有可能会被执法人员滥用,它仍然引起了一些争议。

压力或紧张感对人体是有直接影响的,它可能体现为心率的变化,面部表情和体温等,而这些特征的变化科学家们已经可以在一定距离之外探测到,只是读数仍然不够精确,结果也并不可信——比方说,一个有经验的,心理素质过硬的恐怖分子可能会控制自己的心跳。

这也是为什么来自西南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副教授 Chen Tong 会选择研究另一个生理特征——血氧含量(level of blood oxygenation)。使用高光谱成像可以检测到电磁波谱内的信息。Chen 和他的研究小组研发了一种可以探测可见区域内每个人血氧含量的仪器,他解释说,“紧张程度越高,血氧含量也越高”。

Chen 的研究是在大陆发生了好几起暴力恐怖袭击后才展开的,其中袭击者的身份有宗教极端人士,也有陷入暴怒中的市民。Chen 说,

“他们的行为看起来与平常人无异,但在他们发动袭击之前血氧含量是相当高的。我们的技术可以探测到这些血氧突然升高的可疑分子,并未执法人员提供相应的袭击,在最大程度上阻止此类事件发生。”

使用此设备时,使用者将能在屏幕上看到人群,每个人的头上都会显示一个“精神压力条”,而最紧张,压力最大的人将会被“红脸”高亮显示。研究者说,通过使用这种技术,他们能分辨出紧张到底是因为血氧量升高引起还是简单的强体力运动。

实验室内的试验结果令人振奋,但运用到实际中来还有一定困难,其中最令人头疼的就是获取远程数据。

举个例子,安保人员将此设备部署到公交站台上,在每一批乘客上车时摄像头需要为所有乘客做一次过滤动作,而获取远程数据,处理数据和得出结果都需要在很短时间内完成,考虑到这种设备大小可能和现在的智能机差不多,这种对运算能力和网络的要求是目前我们还无法达到的。

目前国内还有类似的项目正在进行中,但来自上海浦东的居民 Li Jiancheng 认为他有理由担心这种技术会被政府滥用,

“技术可以被用在恐怖分子身上,但普通公民中的请愿者或是合法示威者也有可能被当作目标。再说了,走在路上只要一想到有警察正在通过屏幕监视着我,我就不舒服”

Chen 表示,在有相关立法出台之前他们将不会将这项技术用作商用。

keep_beating via 南华早报]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排名推广 | 派单接单 | 联系方式 | sitemap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安全联盟站长平台